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辦;湖南省醫學會、湖南省醫學會麻醉學專業委員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第28次全國麻醉學術年會于2023年9月21日-24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會議中心召開。會議圍繞“客觀、底蘊、普惠、精取,一起強大,從麻醉大國到麻醉強國”的主題,將發展目標放在從主觀評價的...
點擊詳情2023
9.26NEW指南共識近日,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組成牽頭單位,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專家錢招昕、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湖南省重癥醫學臨床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癥醫學科,長沙410008;侯曉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危重癥中心,北京100029,共同撰寫了《體外膜氧合腦監測中國專家共識》,在《中華醫學雜志》2024年109卷第9期發表。體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
點擊詳情2024
11.14前言腦組織耗氧量巨大,成人腦的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安靜狀態下其血流量約占心輸出量的15%,耗氧量約占全身耗氧量20%,據相關文獻報道,缺血缺氧在腦損傷致死的人群中的比例高達90%。在臨床工作中,為了實現腦保護,急需能夠實時準確監測腦組織血運和氧合狀況的技術。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檢測技術。它可以測量局部組織氧飽和度(rSO2),以評估腦組織氧合狀況。本文就其監測的原理以及在神經外科腦氧和血流動力學監測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的基本原...
點擊詳情2024
11.1目的探討心臟瓣膜手術中低腦氧發生情況及其對早期預后的影響。方法納入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淺低溫體外循環(CPB)下行擇期心臟瓣膜手術的患者190例。術中監測患者雙側局部腦組織氧飽和度(rSO2),定義患者術中出現rSO2<55%持續5min為低腦氧事件,根據是否發生低腦氧事件分為低腦氧組(L組)和正常腦氧組(N組)。比較兩組臨床資料,分析低腦氧的發生情況及其對預后的影響。結果納入患者中有99例發生了低腦氧,在發生低腦氧的患者中,73例患者發生于CP...
點擊詳情2024
10.30紅外線血管顯像儀是一種運用紅外線成像技術,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和顯示體內血管結構的醫療設備。它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在靜脈穿刺、血液透析和麻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紅外線血管顯像儀的工作原理:1.紅外光發射:設備通過發射特定波長的紅外光,照射患者的皮膚。紅外光能夠穿透皮膚和軟組織,照射到血管。2.信號反射:不同血液成分(如氧合血和脫氧血)對紅外光的吸收程度存在差異。氧合血會吸收更多的紅外光,因此在成像時形成更清晰的反差。3.成像處理:反射回來的光信號通過設備內的傳感器接收,經過內置計算...
點擊詳情2024
9.29紅外線血管顯像儀利用了紅外線的光學特性和人體血管與周圍組織對紅外線吸收和反射的差異來實現血管的可視化。人體的血液中血紅蛋白對紅外線的吸收能力較強,而周圍組織對紅外線的吸收相對較弱。當紅外線照射到人體皮膚表面時,穿過皮膚的紅外線會被血管中的血液吸收一部分,從而導致從血管反射回來的紅外線強度低于周圍組織。顯像儀中的傳感器接收這些反射的紅外線,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通過復雜的圖像處理算法,這些電信號被進一步處理和分析,最終以清晰的圖像形式顯示出皮下血管的分布和走向。紅外線血管顯像儀的...
點擊詳情2024
7.30可視靜脈血管顯影儀是一種利用先進技術增強或映射出皮下靜脈的輪廓,幫助醫護人員更準確、更快速地定位靜脈,以便于進行各種注射或穿刺程序的醫療設備。尤其在困難靜脈穿刺的情況下,如嬰兒、老年人、肥胖患者或脫水患者的靜脈尋找中,這種設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視靜脈血管顯影儀的技術原理:1.近紅外光技術:采用近紅外光照射皮膚,由于靜脈中的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有吸收作用,反射回來的光強會有所不同,通過高靈敏度的攝像機捕捉這些差異,再經過電子電路處理,將靜脈的圖像清晰呈現。2.光學成像增強技術:...
點擊詳情2024
7.8無創腦血氧監護儀是一種用于實時監測和評估大腦血氧飽和度及血流量的醫療設備。它采用無創技術,即不需要穿刺皮膚或進入血管即可進行檢測,因而極大地減少了感染的風險和患者的不適。這項技術在臨床診斷、治療過程監控、以及腦功能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無創腦血氧監護儀的工作原理:1.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這種技術利用氧氣化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的不同吸收特性來測量血氧飽和度。通過向頭皮發射特定波長的近紅外光,并接收經顱骨散射和吸收后反射回來的光,分析其強度變化,以計算血氧飽...
點擊詳情2024
7.1靜脈血管顯像儀是一種利用先進的成像技術來輔助靜脈穿刺的醫療設備。通過實時顯示皮膚下的靜脈位置和走向,幫助醫護人員更準確、更快速地定位靜脈,從而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患者的不適和并發癥。這種設備在臨床醫療中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進行靜脈注射、抽血或放置靜脈導管等操作時。通常采用近紅外光技術,該技術基于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的吸收特性。當近紅外光照射到皮膚上時,靜脈中的脫氧血紅蛋白會吸收這些光線,而周圍的組織則相對透明,從而在探測器上形成靜脈的清晰圖像。這種差異使得靜脈的圖像能夠實時顯示在...
點擊詳情2024
6.11